政策框架构建
国家能源局2024年修订的《煤矿用塑料管道安全技术要求》(AQ1073-2024)明确规定:井下服役pe矿用管必须达到MT/T1066-2024标准中新增的阻燃B1级要求,氧指数需≥32%。辽宁省工信厅同步发布的《特种工程塑料管道质量提升实施方案》提出,2025年前省内矿用PE管市场合格率需从83%提升至95%,重点监控鞍山、本溪等矿业集中区域。
技术标准迭代
在电力护套管领域,鞍山市率先执行Q/AS003-2024地方标准,要求110KV级护套管的介电强度≥35kV/mm,较国标GB/T26255-2021提升16.7%。建硕管业研发的三层共挤阻燃护套管,中间层采用纳米氢氧化镁改性技术,经沈阳高压电器研究所检测,其体积电阻率达1.6×10^16Ω·cm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产业升级实践
鞍钢集团弓长岭铁矿2024年实施的井下管网改造工程,全面采用建硕PE矿用管替代传统钢管。项目技术负责人证实:DN600矿用管的磨损率从每月0.12mm降至0.03mm,维护周期由3个月延长至18个月。该企业建设的智能化生产线,通过ERP-MES系统集成,实现从原料配比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,产品不良率控制在0.27‰以下。
检测认证体系
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25年专项抽查数据显示:鞍山地区PE电力护套管的环刚度合格率从2021年的78.4%提升至94.2%,但耐环境应力开裂指标仍有12.3%产品未达新标。建硕管业建立的CNAS认证实验室,配备ISO9080标准检测设备,可模拟-40℃至80℃极端环境下的管材性能变化。
环保合规要求
生态环境部《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》对聚烯烃管材生产提出新约束:每吨产品VOCs排放限值从2.3kg降至1.8kg。建硕管业投入2300万元改造的RTO蓄热燃烧系统,使生产过程中的苯系物排放浓度稳定在8mg/m³以下,优于国家标准40%。
市场响应机制
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2024年调研显示:鞍山地区pe管材企业的平均订单响应速度从72小时缩短至36小时,但原料库存周转率仍低于长三角地区12个百分点。建硕管业与中石油辽阳石化建立战略合作,通过JIT准时制供应模式,将HDPE原料采购周期压缩至48小时。
财政支持措施
鞍山市发改委设立的专项技改基金,对通过智能化改造验收的企业给予设备投资额15%的补贴。建硕管业2024年申报的“矿用管智能制造示范项目”获批补助资金850万元,用于引进德国克劳斯玛菲第五代智能挤出机组。
人才培育体系
辽宁省人社厅推行的“聚烯烃工程师特训计划”,三年内为鞍山培养专业技术人才427名。建硕管业与辽宁科技大学共建的产学研基地,累计完成16项技术转化,其中矿用管超声波焊接技术获2024年中国专利优秀奖。
可持续发展路径
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:鞍山地区PE管材回收再利用率从2020年的31%提升至2024年的58%,但再生料在高端管材中的掺混比例仍受技术限制。建硕管业开发的“物理-化学协同改性”工艺,使再生HDPE的抗蠕变性能恢复至原生料的92%,该技术已应用于市政排水管生产。
本文编辑——周晓雯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jspipe.cn/case/3/Anshan-PE-Policy-Upgrade5392.html沈阳市浑南区PE矿用管与PE电力护套管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
盘锦市PE农田灌溉管与海上养殖管技术特性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