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现状:复合管材渗透率突破35%
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2023年数据显示,辽宁省市政管网建设中pe复合管应用占比从2018年的12.7%攀升至35.4%。盘锦建硕研发的三层共挤复合技术,通过聚乙烯基体层、玄武岩纤维增强层和抗静电功能层的结构设计,使管材环刚度提升至12.5kN/m²,较传统hdpe管提高47%。
在鞍山铁西区管网改造现场,施工方负责人表示:“项目使用的DN800市政管需承受-25℃低温考验,建硕管业的低温抗冲击改性配方通过ASTMD746标准验证”。该企业2023年新增的德国巴顿菲尔生产线,可实现每分钟18米的高速挤出,满足大规模市政工程供货需求。
技术挑战:材料创新与施工适配
尽管pe复合管具有显著性能优势,行业仍面临两大挑战:一是聚丙烯相容剂价格同比上涨22%,导致材料成本增加;二是市政施工中存在的非开挖回拖力超标问题,易造成管材结构性损伤。盘锦建硕通过纳米碳酸钙填充改性技术,在保证环刚度的同时降低原料成本12%,并开发出带肋加强型管材,将最大回拖力耐受值提升至48kN。
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的测试报告显示,采用波纹增强结构的复合管在模拟冻融实验中,经50次循环后椭圆度变形量仅1.8%,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5%。鞍山住建局2024年更新的《市政给排水设计规范》特别新增复合管焊接工艺标准,要求热熔连接温度控制在210±5℃区间。
发展建议:建立全产业链技术标准
针对行业痛点,盘锦建硕联合沈阳建筑大学成立市政管材联合实验室,重点攻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。其最新研发的导电碳纤维传感层,可实时监测管材应力变化,该项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(公开号CN202310458711.2)。
辽宁省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据显示,省内市政管年需求量达38万吨,但现有产能利用率仅78%。专家建议建立从原料改性到施工验收的全流程标准体系,特别是在接口密封性检测和长期蠕变性能评估方面需强化规范。
本文编辑——黄俊杰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jspipe.cn/case/3/Anshan-PE-Composite-Pipes-8253.html辽东湾新区出台PE管材双领域技术新规
沈阳农业节水革命:滴灌管价格波动下的pe农田灌溉管技术突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