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管材服务:400-999-4440】
(现场报道)走进锦州北镇市新立农场,整齐排列的黑色管网如同大地血脉,汩汩清流正通过布满细密孔洞的PE管道滲入土壤。"这套系统最精妙的设计在于'双管联动'。"项目负责人张工蹲在地头,手指着两排不同颜色的标识桩解释道:"蓝色桩标注的是主输水管道,采用建硕DN200的pe农田灌溉管,红色桩则是间距3米布设的打孔滲透支管。"
正在调试设备的绿源农业技术员小王摘下沾满泥土的手套:"以前大水漫灌不仅浪费,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。现在通过手机APP就能控制每个区域的灌溉时长,你看——"他点开屏幕上的三维地图,"每根支管都像毛细血管般精准输送水分,特别适合我们这种种植鲜食玉米的订单农业。"
建硕管业生产车间里,三条智能化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。质检主任李大姐手持测厚仪,仔细检查着刚下线的打孔滲透管:"这批产品要在1米长度内均匀分布320个0.8毫米微孔,既要保证滲水均匀,又不能让泥沙堵塞孔洞。"她身后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管材承压测试数据,20公斤水压下的形变量始终控制在0.3%以内。
在项目验收现场,绿源农业总经理赵建军算起了经济账:"虽然初期投入增加15%,但节水补贴加上增产收益,两年就能回本。更重要的是..."他指着远处郁郁葱葱的麦田,"原来浇200亩地要5个人忙活整天,现在手机点点就搞定,省下的人工可以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务。"
这套创新系统还藏着个"彩蛋"设计。建硕工程师团队在打孔管末端加装了可拆卸式过滤装置,"就像给水管戴了个口罩",既能防止虫卵进入管网,又方便定期清洗维护。这个看似简单的改进,让整套系统的使用寿命从设计的8年延长到12年。
望着在夕阳下泛着金属光泽的管网,建硕管业总经理刘慈恩透露:"我们正在研发第二代智能灌溉系统,计划集成土壤湿度传感和气象数据联动功能。"他弯腰拾起一抔湿润的泥土,"让每滴水都找到最需要它的地方,这就是我们做管材的终极追求。"
本文编辑:刘奇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jspipe.cn/case/3/6569.html锦州建硕管业打造新型PE矿用管与PPH管,助力矿业管材升级
锦州建硕管业革新PE给水管与PE净水管守护城市用水“生命线”